我的位置: 首页 > 听书 > 国学 > 诗词歌赋 > 杂说 (马说)(韩愈)
文言文诵读·连载 8987

杂说 (马说)(韩愈)

8987
播放全部
精彩评论 (1)
下载酷狗APP发表评论
  • 追风筝的人 2021-10-23 05:35:29

    韩愈文《杂说》原文|注释|译文|翻译|鉴赏 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;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故虽有名马,祗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 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;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,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 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而不能通其意,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。”呜呼! 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 本篇是四篇《杂说》中最后一篇。文中所说伯乐与千里马之事,本于《战国策·楚策》,但其意义和表现手法已经有所不同,该文以善于相马的伯乐比喻识才者,以千里马比作有才之士,强调统治者要知人善任,进用良才,但不作正面论证,而是在开头一句提出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的中心论点,突出识人的极端重要后从反面进行阐述,先说不能识马的结果是: 即使是名马,也“祗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”,千里马得不到用武之地。接着讲不会饲养马的结果是:“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”,连一般的马都比不上,哪里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? 最后加以归纳,在既不能识马、养马、用马而又叫喊“天下无马”的对照中,对“执策”者进行辛辣的讽刺。末尾“呜呼! 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”是反诘和感叹,表现了作者对糟蹋良马行为的极大愤懑。通篇连类设喻,说明良才常有,缺少的是识别和任用良才的人,满含感情地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,并为受压抑之士倾泄不平之气。 韩愈主张为文“丰而不余一言,约而不失一辞”(《上襄阳于相公书》),此文就是韩文言简意赅、精悍无匹的范例之一。全文只有百余字,可是写得既蕴藉隽永,寓意深曲,又回环跌宕,一波三折。论证上富有严密的逻辑性,描述上具有鲜明的形象性。构思精妙,笔力矫健,文字活泼,是我国古代短文中的精品。

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酷狗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jubao_music@kugou.net 客服电话:020-29195668
Copyright © 2004-2024 KuGou-Inc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