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位置: 首页 > 听书 > 国学 > 读书思考 > 解读《资治通鉴》
解读《资治通鉴》 2.5万

解读《资治通鉴》

2.5万
播放全部
内容介绍

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由司马光主编,刘攽、刘恕和范祖禹协助编撰的编年体通史,历时19年完成。宋神宗认为此书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遂赐名《资治通鉴》。该书以政治、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,兼及经济、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,旨在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、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。 《资治通鉴》的史料价值极高,引用的史料极为丰富,除了十七史之外,还有各种杂史、私人撰述等。据《四库提要》记载,《资治通鉴》引用前人著作322种,可见其取材广泛。全书分为294卷,约三百多万字,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,截止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959年),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共16朝1362年的历史。 在历史学上,《资治通鉴》具有极高的价值。它提供了一份完整而可信的历史资料,为后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。同时,通过对历史的深入剖析和理解,它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,为后人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帮助。此外,《资治通鉴》还对后世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成为了中国古代史书编纂的经典之作。 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传承而言,《资治通鉴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。它通过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传承

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酷狗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jubao_music@kugou.net 客服电话:020-29195668
Copyright © 2004-2024 KuGou-Inc.All Rights Reserved